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前教育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以广府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有效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建构教育性强、实操性强的幼儿园广府文化教育资源系统。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策划并于2022年6月23日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府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主题论坛,论坛主要包括主题报告、案例分享、圆桌对话、点评总结五个环节。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杨宁教授作《广府文化有效融入幼儿园教育的思考》报告。杨教授首先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只有在构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质的学前教育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这一系统工程。最后,杨教授从系统规划,尊重儿童心理发展,注重幼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家庭与社区的协作四大方面剖析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路径。
在案例分享环节中,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罗宝丽院长作《浸润·内化·生长——儿童视野下岭南游戏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的报告。罗院长首先介绍了岭南游戏在融入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展现状。其次,罗院长以岭南游戏课程构建为主线,展示了岭南戏课程理念,内容体系,实施模式,评价指标全貌,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现场活动视频,深入讲解了岭南游戏在各领域融入的经典案例。
接着,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蔡晓冰院长作《文化之美与儿童美育——“非遗”传承视角下的幼儿园美与实践》的报告。蔡院长从“文化本位,儿童本位,课程本位”三个构建理念切入,以大美育下幼儿园文化场景分布为线索,全方位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园所立足岭南“非遗”文化所开发的以自然美育、艺术美育、生命美育为重心、立体化幼儿美育课程体系。并结合生动详实的优秀活动案例,展示了美育体系中儿童发展的“三阶六支”与教师实施的“三融入三串接”。
在案例分享结束后,论坛进入圆桌讨论环节,围绕“立足园本,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有效性”的话题,圆桌嘉宾分别从传统文化融入方向、融入目标、融入路径顶层设计、融入课程管理、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交流了园所实践心得及自我思考: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首先必须坚守正确的方向和价值取向,厘清文化资源中与幼儿发展核心经验相联结的重要内容,有选择的、地融入;应当注重教师团队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及“文化自信”意识的树立,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需结合园本课程做顶层系统设计,且必须坚持儿童立场;充分发挥环境教育作用,从园所物质“硬”环境和一日生活“软”环境入手,营造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中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库,支持广大幼儿园在实践中均能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元形式获得与“非遗大师”、“文化大家”的互动机会,优化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实践。
在本场论坛最后,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张艳婷老师作点评总结。张老师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园长同行的积极分享,经过充分的讨论碰撞,大家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融什么,如何融”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这也可谓是专委会正式启动广东省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研究探索的第一步。其次,张老师也强调学前专委会也将持续思考与积极行动:从广东省整体层面出发,联合优秀的一线实践专家建立研究共同体,全面梳理真正结合本土的文化特色和幼儿园课程特色的教育资源库,系统构建广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路径。
Copyright @ 2023 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联系电话:15360857884
QQ号码:3511750944 1979157929 1530333205 450522023